share
 

第二届链博会圆满闭幕 助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4-12-01
调整字号大小:

中国贸促会于11月30日下午举行第二届链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 供图]

11月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成功闭幕。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62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展览规模及国际影响力远超首届,充分凸显构建更加紧密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至关重要。

务实成果丰硕,参展商“深受震撼”

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本届链博会为期五天,成功达成210多项合作协议,交易金额超过1520亿元人民币。展会期间,展商与3.7万多家上下游企业建立联系,专业观众与参展商的精准匹配促进了6700多项合作意向的达成。参展商普遍对本届链博会表示“深感震撼”,认为本届链博会互动交流更深、务实成果更多、信心期待更大。

此外,通过专场供需对接,展会帮助中外企业精准匹配合作需求,促成多项重要合作。例如,日本住友电工与多家合作伙伴签署了约1亿元的光纤熔接机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霍尼韦尔则与中方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这些务实成绩进一步提升了链博会的品牌影响力,激发了更广泛的参与热情。

11月30日上午,第三届链博会参展签约仪式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中国网 李明艳 摄]

30日上午,在第三届链博会参展签约仪式上,68家企业和机构签署参展协议,提前获得下届链博会的“入场券”。西门子、思爱普、阿斯利康等跨国公司均表示希望在下一届链博会上扩大参展规模,携手更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参与。这种积极的参展态度不仅增强了商业联系,也促进了全球供应链的互联互通。

以链为媒,构筑“朋友链”和“共赢链”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在闭幕会上指出,链博会不仅关注短期交易,更重视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在链博会的展商之间,竞争不是“掰手腕”争夺客户,而是“手拉手”寻找合作伙伴。

第二届链博会进一步深化了“平台+链”的模式,推动参展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的朋友圈企业共同展出。600多家参展商再加上400多家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实际参展商超过1000家。众多跨国企业携其全球供应链伙伴一同亮相,扩大了供应链的朋友圈。

苹果公司携手四家中国供应商亮相链博会。[中国网 李明艳 摄]

今年,苹果公司携手四家中国供应商亮相链博会,展示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及产品性能提升方面的最新成果。其中,裕同科技是一家为全球500强企业及知名品牌提供一站式包装解决方案的公司。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四家企业的共同展示不仅体现了品牌背后多家公司的支持,还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品牌的运作。此外,四家企业之间建立了业务联系,也促进了深入交流与合作。另一家供应商领益科技也表示,在此次活动中,他们考察了其他企业在技术开发与创新方面的进展,从而更直接地推动自身技术改进。

张少刚提到,这类合作的案例在链博会上屡见不鲜。参展商穿梭于各个展区之间,与不同的合作伙伴洽谈业务,营造出浓厚的合作氛围,共同将供应链打造成“共赢链”。

新技术新产品首发秀场的“创新链”

本届链博会以创新为核心,展示了众多具有前瞻性的科技产品,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秀场。来自多个行业的企业在展会上积极发布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各国参展企业及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

例如,联想推出全球首款透明屏笔记本电脑,展现了在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创新;宁德时代展示了新型储能系统,标志着在新能源领域的突破;GE医疗携15家核心供应商参展,展示了高端医械和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这些丰富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展现了企业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前沿探索。

亮相先进制造链展区的中车集团吸引了众多观众。[中国网 李明艳 摄]

同时,今年新增的先进制造链展区聚集了近80家中外企业,展示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各企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此外,本届链博会还发布了《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并首次推出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与促进指数,为企业解读全球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二届链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国企业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未来,随着创新与合作不断深化,各国企业必将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记者 李明艳)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