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中国古代诗词英译品读:爱马懂马的杜甫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4-12-11
调整字号大小:

作者:王晓辉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我知道的第一首杜甫的诗,是初中时在一本破旧的诗集上读到的,题目是《房兵曹胡马诗》。读完后半懂不懂,搞不明白“大宛”是什么地方,“兵曹”又是什么。不过,这首诗所描绘出的画面总会让我联想到徐悲鸿画的马。真正的骏马都是劲瘦的。李贺也有一首咏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与杜甫描写的差不多。

这几天因为要写关于杜诗英译的文章,就把《杜诗集注》找出来翻阅核对,结果看到了很多首杜甫写马的诗。细读这些关于马的诗才知道,杜甫是一个爱马且懂马的诗人。也许,他在马的身上看到了儒家的理想人格品质——勇敢、坚毅、劬劳、忠诚……甚至,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配图:彭靖雯】

杜甫对马的喜爱,从少年到老年,未曾改变。他晚年在重庆奉节还写过一首回忆少年骑马的诗:

骑马忽忆少年时,

散蹄迸落瞿塘石。

白帝城门水云外,

低身直下八千尺。

杜甫少年爱马,豪情万丈,到老年仍然期望能身跨骏马,从八千尺高峰奔落,迅疾如电,石破天惊!遥想杜甫当时的心情,就能体会到曹操写《龟虽寿》时的心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杜甫此时虽然老迈,但报国雄心未衰,仍期待能为朝廷做事,为君主分忧。

我说杜甫懂马,也没什么特别的依据,只是从他对马的描写上得到的印象而已。杜甫写马,从外形到耳朵、眼睛、毛色、步伐、神态,描写细致,刻画入神,如果不是会骑马或者对马极其熟悉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在一首题为《天育骠图歌》的诗中,杜甫这样写道: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矫矫龙性含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

骏马昂扬雄健,奔跑之际尾巴带着劲风,两耳呈黄色,是典型的西域宝马,眼睛闪烁着紫色的光芒,连瞳孔似乎都有棱角。这是画中的马,也是杜甫心目中的马。

杜甫少壮时写马,都会流露出与骏马一起驰骋建功的愿望。如《高都护骢马行》中,杜甫写道: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

所以,马的雄健其实是杜甫心目中英雄气概的寄托。后来,杜甫虽然也写马,但老马、病马的主题明显增多。这可能是诗人在以马自况吧。

杜甫的另一首《骢马行》:

……

吾闻良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

时俗造次那得致,云雾晦冥方降精。

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

在唐朝,四十岁的人已经算是步入老年了。杜甫写此诗时,已经是四十二三岁的人了。一个满腹经纶一腔热血的男人到了这把年纪还没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怎能不发“恐年岁之不吾与”的感慨。但此时的杜甫,还依然期冀有朝一日被赏识重用。所以在他的诗中,马虽老,却老当益壮,志在千里,还能被“下诏喧都邑”。

杜甫的咏物诗,与寻常文人的吟风弄月不同。他的诗,都是心境的反映,一事一物乃至一草一木,无不映射着自身的心路和生命的历程。杜甫的晚年颠沛流离,困苦不堪。除了生活的苦难,心灵的痛苦以更严酷的方式折磨着年迈的诗人。这时候,杜甫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下的马也转为瘦马和病马了。

杜甫有一首《瘦马行》,是在左拾遗任上因上疏触怒皇帝,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写的。在赴任的路上,杜甫见到了一匹当年为国家效力、病老之后被遗弃在荒郊野外的“官马”。瘦马让他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于是脱口而出:“东郊瘦马使我伤”。那马的神情中都透着忧伤:

……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

当年骄健神骏,驰骋疆场,为主人出生入死,如今无人收养。好马是通人性的,它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才面容惨淡,眼神无光。天寒地冻,瘦马只能与野雁为伴。日落黄昏,瘦马却无处容身,只有鸟在啄它身上的疮蛆。

杜甫还有一首《病马》诗,作于四十七岁前后。杜甫辞官西行,去往秦州,岁晚天寒,关塞深远,他望着自己所骑的老马,心中无比难过: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乘尔亦已久”一句,道出了杜甫半生的辛劳。颠沛流离的杜甫,感念旧情,通过与老马的对话,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马虽然病老,但仍然驯良忠诚,而此时的杜甫,也一定在老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老马的毛色、身骨并不出众,但驯良的品质却让杜甫感动,所以,才有“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杜甫的感动与沉吟,既是为老马,也是为自己。

这首《病马》在杜诗中算不上名篇,手头的书籍中也找不到名家的翻译,无奈之下,不避浅陋,尝试将其译成英文。

To My Old Horse

You've been my companion for many years,

Carrying me through cold passes on the frontiers.

On dusty roads, your energy ran low.

Seeing you old and sick fills me with woe.

O humble creature, so tame, so gentle,

And your service is so loyal.

I cherish your feeling

With warm tenderness in my heart swelling.

反复读这首诗,感觉杜甫是在跟一个多年的老朋友说话,所以,“乘尔亦已久”一句,我没有直译成I've ridden on you for years,而是译为You've been my companion for many years(老伙计啊,你已经陪伴我多年了)。“毛骨岂殊众”,说的是老马的寻常、普通,与下一联的“物微”是同一个意思,如果按照字面翻译,过于复杂且容易出歧义,所以,就归纳为一个humble creature。“感动一沉吟”,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译成了with warm tenderness in my heart swelling。我深知你(老马)对我的好,每想到此,温暖亲切的感觉就会从心中涌起。

看别人翻译是一回事,自己动手又是另一回事。哪怕是再熟悉的诗,当你要把它译成英文的时候,就会觉得无处着手,词汇量仿佛都化成空气蒸发了。

我们还是一起来欣赏一下许渊冲先生翻译的《房兵曹胡马诗》吧。

General Fang's Steed

The steed from the barbaric west

Has angular frame and strong chest.

Like pointed bamboo its sharp ear,

As swift wind its fleet hoofs, O hear!

The way it runs will never end;

Life or death on it may depend.

When you have such a fiery steed,

You can ride where you will indeed.

许先生一贯倡导诗词的翻译要追求“三美”,即音美、形美、意美,这首《房兵曹胡马诗》的翻译就是一个典范。

诗的第一句出现了一个地名“大宛”,如果按照发音翻译成Da Yuan,外国读者还是不懂,如果按照今天的地理位置翻译成Uzbekistan(乌兹别克斯坦),又扯得太远,不仅无助于读者理解,还会影响阅读体验。所以,许先生用barbaric west(荒蛮的西部)替代了“大宛”。“锋棱瘦骨成”译为angular frame and strong chest(劲瘦的体型和强壮的胸脯),既遵原意,又有扩展。“风入四蹄轻”译为as swift wind its fleet hoofs,许先生又在后面加了O hear!(听啊!那马蹄声似疾风一样。)既让译文更加生动,又与上一句最后的ear押韵。译诗两行一韵,每行的单词数基本相同,从外形上一看就是一首英文“七律”。

杜甫诗集中关于马的诗还有很多,我只列举了其中的几首。读者朋友如果感兴趣,可以找出来认真读一读。我相信,这些诗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加深入地了解杜甫。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