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我企图走的更近,可她永远在远方……李小可版画展”在北京方庄文化艺术中心二层可艺术中心开幕。展览从当代画家李小可创作的百余件丝网版画中,挑选出四十余幅进行展示,并以此纪念画家八十岁诞辰。
展览海报[图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李小可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中国画,七十年代开始协助父亲李可染创作,并系统研习中国山水画。以古都北京、西藏、黄山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中国画“水墨家园”系列,是李小可的主要作品之一。
自八十年代起,李小可先后三十四次进入西藏、青海、甘肃、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等地的藏族地区进行体验、采风、写生,并在此过程中拍摄了数万张照片。2007年,他开始探索对这些摄影作品进行再创作,将版画形式与纪实摄影相结合,给原有摄影作品赋予了新的艺术表现力。
展览现场[图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李小可曾表示:“我迷恋版画手工制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你拥有一次再参与和再表达的机会。就像当我们要表达某一种敬,有人可能选择盖一座庙,建一个塔,而我选择了版画,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情感。”
北京画院原院长王明明致辞[图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北京画院原院长王明明参加了展览开幕式。他在致辞中说,时间是检验艺术作品好坏的关键标准。李小可虽然离开了大家,但他的作品却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显得深刻,这不仅彰显了他的艺术成就,也表明他的艺术超越了时代。在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往往更多关注技术、创意和形式,而忽视了人文内涵和情感表达。从李小可的版画中,可以看到藏区几十年来的变化,包括生活、气质和更深沉的人文内涵,这些都在他的艺术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吴长江致辞[图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吴长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欣赏李小可的丝网版画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李小可数十年前往西藏采风,他的收获是常人难以体会的。除了个人的艺术创作,李小可与夫人刘莹还积极支持西藏的当代美术创作,扶持年轻的美术家,他们与西藏文化有着深厚缘分。西藏美术的发展,得益于像李小可这样热爱西藏文化并努力帮助和推动西藏美术向前发展的热心人士。如今,那些受到他们帮助的艺术家已成为西藏当代美术的重要力量。
北京市丰台区璞瑅学校刘晓鸥致辞[图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北京市丰台区璞瑅学校校长刘晓鸥在致辞中说,人们通常所见的艺术作品大多是静态的,它们被展示在墙壁上或收录在课本中。然而,这些作品背后的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往往与参观者相隔甚远。但在当天的展览中,却得以近距离地感受作品背后的故事。社区美育课程的开发让孩子们能够真正走进艺术的真实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对美的渴望被激发,对美的向往变得更加真切。她希望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能够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体验和感受作品魅力的同时,也能感悟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李小可夫人刘莹致辞[图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展览活动总策划、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李小可夫人刘莹表示,此次展览展示了一位国画家的版画作品。这些作品对李小可的生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特意挑选出来进行展示。她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深入地了解李小可。李小可的一生都在追求美,并致力于推广美。他对西藏美术的支持持续了几十年,非常执着和可贵。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16日。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李小可夫人刘莹为璞瑅学校的学生们进行专场导览[图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