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当雪花邂逅丁香:亚冬会火炬塔背后的故事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25-02-08
调整字号大小:

      (中国网2月8日讯 记者 陈琦)2025年2月7日,哈尔滨。在一片冰天雪地中,一束熊熊燃烧的圣火点亮了夜空——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这里盛大开幕。这一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们的内心被喜悦与自豪填满。这座名为“雪韵丁香”的火炬塔凝聚着师生们几个月的心血,它将永久矗立于太阳岛上,为冰城增添一座新的地标。

开幕式中的主火炬塔

“雪韵丁香”是如何诞生的?它蕴含着哪些创意与巧思?承载着怎样的故事与情怀?对于清华美院院长马赛和工业设计系教授范寅良来说,那是一段珍贵的记忆。

五瓣丁香:幸运之花带来灵感

“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必须在十几天内提交方案。”马赛回想起接到亚冬会组委会电话的那一刻,仍记忆犹新。去年8月13日,组委会邀请清华美院参与主火炬塔设计项目招标,要求提交方案的时间是8月31日。由于当时正值暑假,师生们都分散在各地,马赛紧急召集视频会议,组织工业设计系的师生们开启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

在马赛率领下,范寅良教授、张雷教授带领博士后任续超、硕士研究生张泊宁和刘泽平等十几名师生组成的团队迅速行动起来,分头搜集梳理亚冬会及哈尔滨城市文化相关的信息和元素,每天晚上汇总讨论,展开头脑风暴,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交出了十套精心设计的方案。最终,以哈尔滨市花丁香花为核心元素的方案“雪韵丁香”从十几家竞标单位的约40套方案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

火炬塔底座是六边形的雪花“裙摆”,通过28米的高度过渡到顶端五瓣丁香花的立体造型,线条自然流畅,给人一种亭亭玉立的美感。

“丁香花通常都是四瓣,五瓣的丁香花非常少见,因此被视为幸运的象征。”马赛介绍这个方案的灵感来源时说。“如果从空中俯视,丁香花和雪花就呈现出同心绽放的效果,这也契合了亚冬会的主题‘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主火炬塔火炬头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供图)

在傲然挺立的白色火炬塔顶端,“花蕊”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成为点睛之笔,它由56个燃气喷嘴组成,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当火炬点燃时,绚烂的火光透过丁香花瓣的镂空洒落下来,为冰雪大世界增添了一份热烈与激情。

此外,2万多盏LED灯组成的灯光系统可拼出雪人、倒计时等多样图案,色彩从蓝到紫到红自由变换,为火炬塔增添了灵动之美。

“这20公分就是命”:科学成就艺术之美

设计稿的完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将效果图完美落地才是真正的挑战。为确保开幕式的万无一失,火炬塔必须在12月底就完全交付并开始彩排。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团队面临着重重困难。

“比如幕墙如何实现从雪花到丁香花的完美的过渡”,范寅良告诉记者,这涉及到结构、工艺、材料、承重等多种现实条件的限制。比如塔体腰身处最细的部分设计直径为1.3米,但是由于工艺的问题,最初幕墙和中间的核心支撑只能做到1.5米。“但对于我们来说,这20公分就是命。一定要把它做细,否则整个塔就会变形”,范寅良解释道。为了解决这20公分的难题,团队反复试验,想尽一切办法压缩。最终,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幕墙最细的部分做到了1.26米,比效果图还要细一些,使这座重约80吨的高塔显得更加轻盈柔美。

马赛(右五)、范寅良(右四)与清华美院设计团队部分成员在火炬塔安装现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供图)

火炬塔底部的雪花型“裙摆”在施工中也遇到了问题。“雪花每一瓣的直径有十几米,没有一种材料能够做到这么大的幅面。”范寅良说。当时团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分割材料,尝试了各种角度都会破坏整体的美感。经过一番苦思冥想,范寅良提出将切割缝也做成雪花图案。最后正是这个创意将原本的劣势变成了优势——2000多朵精细的小雪花拼合成了一朵巨大的雪花,让“裙摆”呈现出雪花纷飞的梦幻意境。

考虑到火炬塔将作为永久性的艺术装置保留在太阳岛上,设计团队不但要快速完成施工,还要考虑今后长期维护的问题。因此,火炬塔基座下面做了一个下洼式的地下的维修空间。“在赛后,我们还将进行一次更新设计,可能会变成一个灯光雕塑”,范寅良说。

“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整个火炬塔的设计,我想是‘艺术’与‘科学’”,范寅良说。从钢构、幕墙,到燃气、灯光,设计团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道工序和细节,与各个施工单位紧密配合,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将精妙的艺术设计变成了现实。

以美为媒:清华美院的匠心传承

除了主火炬塔以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还承担了第九届亚冬会多项重要设计工作。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陈磊教授团队为本届亚冬会设计了会徽和吉祥物,工艺美术系王晓昕副教授团队也参加了亚冬会奖牌设计征集活动,并有五套方案入围前十名,两套方案入围前五名。

陈磊和亚冬会吉祥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供图)

“清华美院的传统就是理论和实践并重,以项目带动教学和研究,这是我们在育人方面的一个特色。”马赛介绍,清华美院从建院到现在参与了很多重大项目,包括许多国家赛事活动的设计工作。通过参与亚冬会这样的重大项目,同学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锻炼了沟通、协同等综合能力,这对他们的成长意义非凡。

马赛表示,参与大型国际赛事设计工作的经验给清华美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体现了学院“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作用。

近年来,马赛教授团队参与了多个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国家级项目,包括 2010 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火炬塔、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红飘带”景观雕塑、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台等设计工作。

如今,正在进行的亚冬会再次体现了艺术设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作用,也再次见证了设计者匠心精神的代代传承。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