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有近700首诗词,这些诗词,或烘托气氛,或交代背景,或阐释道理,都是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全文 >
据孙悟空透露,唐僧平时还是喜欢喝一点小酒的,当然是葡萄做的素酒。素酒到底是什么酒?如果不了解中文词汇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怎么能准确地翻译给外国读者呢? 阅读全文 >
中国古代小说中,很多兵器已经与人物形象融为一体,不可或缺。我们很难想象手持一对板斧或者举着一根狼牙棒的关公会是什么样子;如意金箍棒与孙悟空,九齿钉钯与猪八戒,更是堪称经典绝配。 阅读全文 >
评书词话,取材于民间故事,吸收了老百姓的语言、智慧和想象,是章回小说的源头,也是文化基因的活标本。《西游记》与说书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用心倾听,仔细品味,就能感受到中华文化静水流深,文脉跃动。 阅读全文 >
毛泽东博览群书,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了如指掌,讲话谈话时信手拈来。翻译他老人家的著作,字词转换相对容易,最难的就是风格的再现。 阅读全文 >
对于任何一位译者来说,《西游记》中人物名字的翻译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神、仙、妖、魔、鬼、怪的名字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翻译成英文虽然有难度,但也有很大的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阅读全文 >
读《西游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方言俚语,如果只是看热闹,一带而过,明白大概意思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从事翻译或者学习汉语文学经典的英译,那么,对任何一个词汇都不能轻易放过。 阅读全文 >
唐僧师徒西行,还未到西天,就得到了一部真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詹纳尔教授用最为简单的英语还原了经文的本意,除了梵文音译,所用单词不超出中学生的词汇范围。这种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功力,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殊为不易。 阅读全文 >
孙悟空打死的六耳猕猴不是别人,正是另一个自己。悟空除掉了六耳猕猴,也除去了自己的二心。毕竟,与取经这项崇高的事业比起来,个人之间的小矛盾根本不值一提。 阅读全文 >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似乎是一个社会活动很多的活跃人物,又是讲道,又是炼丹,还要帮助玉皇大帝捉拿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与清静无为的“道祖”形象相去甚远。 阅读全文 >
钱钟书先生博览群书,对《西游记》更是情有独钟,反复读过十几遍。在《管锥编》中引用《西游记》的内容达五十多处,《钱钟书手稿集》中亦屡见称述,可见他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和熟悉程度。 阅读全文 >
《西游记》中,孙悟空一出山,就除掉了眼耳鼻舌身意六贼,紧接着,又在观音菩萨的安排下戴上了金箍,心猿受到约束,走上了正途,从这一刻起,他实际上已经开悟。 阅读全文 >
《西游记》人物中,猪八戒最接地气。他坚定地跟随唐僧西行,但在危险面前也会恐惧退缩;既想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又贪恋人间酒色财气;饭量大心更大,天塌下来也能照吃照睡;说话幽默风趣,偶尔还能咬文嚼字。 阅读全文 >
《西游记》小说成书于明代中叶,在此之前,玄奘取经的传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经过多少代说书人添枝加叶,又吸收了儒家的正统思想和道家的玄幻观念,让这个原本是佛教的故事,具有了儒家的底色和道家的背景。 阅读全文 >
今天,更多的人是通过《西游记》知道玄奘的故事,真实的历史与虚构的神话重叠在一起,已经模糊了他的形象。现在,就让我们揭开这层面纱,怀着崇敬之心,回看历史上真实的玄奘。 阅读全文 >
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古国,各有一个神猴,中国的孙悟空和印度的哈努曼。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人类最为浪漫的想象和最为珍贵的品质,那就是聪明、忠诚和勇敢。 阅读全文 >
我们常说,人都有父母,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可孙悟空还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个角色的原型是本土妖精无支祁,还是印度神猴哈努曼?对于这个问题,前辈大学者已有研究。 阅读全文 >
翻译难,翻译经典更难,把经典翻译成经典难上加难。幸亏有余国藩教授和詹纳尔教授这样跨越两种语言和文化、又能苦心孤诣矢志不渝的翻译家,《西游记》才能“游”出中国, “游”向世界。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