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化改造:古老京剧时尚逆袭

<<img src="http://beijingww.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13/05/16/wwjj20130513069.jpg">


上海京剧院著名女老生王珮瑜颇具偶像气质,被粉丝们称为“小冬皇”。

样本·之二

王珮瑜:让听不懂戏的人消费京剧

上海京剧院青年老生演员王珮瑜今年举办了“余脉相传”系列活动,将陆续演出十部骨子老戏。活动的海报设计得古朴简雅,素雅的象牙白底色上,一个用黑色线条勾勒出来的老生形象负手而立。这种古朴简雅又不乏时代感的感觉,也正是王珮瑜留给公众的形象。

王珮瑜被粉丝们称为“瑜老板”,粉丝团名为“瑜门”,活跃在“瑜音绕梁”论坛和微群,还专门设立名为“瑜踪何处”的微博,通报她的最新动向和最近的演出。谈起为什么喜欢她,戏迷小五自己也说不明白:“本人绝对菜鸟戏迷一只,对嗓音、流派等等技术型指标通通不了解,但就是喜欢听瑜老板唱,说不出哪里好也喜欢!”

说王珮瑜是当今京剧界最成功的青春偶像,大概没有人会反对。虽然别人总这么说,但她自己总是不太适应。有时她会开玩笑地说:“偶像也挺好的,如果你喜欢京剧,就来听京剧,如果你不喜欢京剧,你就来看我吧!”有时她又会无奈地说:“别人要这么说,我也管不了,但偶像绝不是一个艺术家的终极目标。”

也许是身处上海这样一个开放的码头,即使是无意,王珮瑜对个人形象的经营开始得很早,面对市场有着许多同行没有的敏感和自觉。早在2004年前后,她就通过博客、QQ开始与戏迷建立起联系,并在网上传递自己的观点、理念。微博时代,她又将这个工具应用得非常自如。

对于这种经营,王珮瑜说自己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跟着感觉走,“网络是现代人的基本配置,对我而言微博不仅是学习,还是工作的一部分。”和许多娱乐明星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行程或是吃喝的做法不同,王珮瑜的微博和生活有点儿距离,更多谈的是工作、学习和自己的成长,“其实也可以说吃喝,但在吃喝的背后,你还要考虑能向别人传递什么。”

王珮瑜对个人品牌的经营,从网上延续到了线下。王珮瑜一直觉得,现在喜欢京剧的人其实并不少,难的是怎么让他们从喜欢京剧变成消费京剧。“唯一的办法是戏好、角儿好。这不仅仅只是年轻人的期待和诉求,而是任何一个时代人们对这门艺术的终极期待。”

王珮瑜理解这个“好”,就是个性化,有特色。2009年推出的墨壳原态《乌盆记》、2011年的墨本丹青《赵氏孤儿》,以及2012年的“戏里戏外·瑜音绕梁”巡演,在创作思路和表演风格上,王珮瑜的个人符号都非常强。尤其是巡演中的“清音会”,用吉他为京剧伴奏,被她自己称为“是一个很王珮瑜的事件”。

演出中,王珮瑜还尝试把京剧声腔还原成纯粹的音乐表达,让有些说“听不懂京剧”的人,从音乐欣赏的角度来感受和聆听。她的这种创新许多观众都很喜欢,但也有人明确表示不喜欢。当面对质疑时,王珮瑜不以为然,“我从来也没期待所有人众口一词地都说喜欢。我更喜欢爱憎分明的热烈,胜似所有人都可有可无的漠然。”

粉丝是偶像的基础。王珮瑜认为,演员应该和粉丝建立起一种联系,但这种联系同时也是有距离的。通过她的微博,粉丝们能够感受到这个演员和大家同处在一个时代,是有着共同语言的同龄人,在他们想见她的时候,知道能在哪里看到她。但她又排斥过分的亲昵,“距离把握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变成彼此伤害。”为此,王珮瑜在接受媒体访问或是和粉丝互动时都非常谨慎,生怕有一点儿做得不合适,会伤害到他们。

大概是希望总是让粉丝看到接近完美的自己,王珮瑜会花很多功夫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经常出现在各种公开课和讲座上的她,总是谈笑风生,深入浅出地为许多不懂京剧,甚至从没看过京剧的观众讲解。别看她讲得轻松自如,每个典故都似乎是信手拈来,其实背后却做了不少功课。“有时候你看我是随便说的一句话,其实有可能是在背后翻了很多书,查阅大量资料才说出来的。”王珮瑜不愿意将自己的努力说得更具体,“那样就没有神秘感啦!”

粉丝们也以他们的方式回馈王珮瑜。去年,王珮瑜在没有依赖官方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尝试了一次全市场化操作的个人巡回演出,带着“戏里戏外·瑜音绕梁”走了六个城市,演出12场。最终,演出收入做到了基本收支平衡,“据我们统计,观众超过万人,让我对京剧演出市场的潜力更坚定了信心。”

谈到未来,王珮瑜说:“我想告诉所有人,我爱京剧,也了解京剧,我当然还会继续像你们熟悉的那样唱戏,但是说不定有一天我还会突发灵感做点有些‘另类’的京剧,这也是我自己享受京剧的一种方式。”这种超然洒脱的态度,其实也正是她偶像魅力的一部分。

专家观点

偶像的魅力在偶像的背后

受访者:傅谨(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问:京剧是“角儿的艺术”,您觉得角儿和偶像有什么区别?

答:角儿就是偶像,打造偶像是各种流行艺术进行推广的一个传播手段,有时这种宣传会导致戏迷对某个人艺术之外的兴趣超过艺术本身。借着偶像的力量来推广京剧,这并不新鲜,早在梅兰芳时代就是如此,梅兰芳就是凭借着偶像的力量起家的。他崛起时,无论业内业外都不认为他是最好的演员,但他却是最有市场价值的演员,这就是偶像的力量。梅兰芳能够成为偶像,除了本身形象好,表演也不错,再加上他的团队为他选择合适的剧目,即使不懂戏的人也会觉得很好。

问:今天京剧界对青年演员的偶像化包装,可以从梅兰芳身上汲取哪些经验?

答:时代不同,选择的推广方式也不同。现在整个艺术制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传统的传播方法已经不匹配,今天的演员回到梅兰芳时代,可能就很难生存。那时候的演员练功练得很苦,十四五岁就会很多戏,舞台经验很丰富。梅兰芳年轻的时候会二百多出戏,现在的演员大学毕业也没学过多少出戏,所以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方法。

类似影视明星的偶像式包装,也不失为一种方法,特别是也许有些观众会因为喜欢这个人而包容他们在艺术上的不足。但是,偶像式的宣传可以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可你要长久地保持影响力,不能光靠宣传推广,还是要靠艺术内容去说话。我们都说王珮瑜经营得好,不仅是因为她的偶像形象,更重要的是她的活儿好,对得起那些痴迷她的观众,给了喜欢自己的观众超乎期待的回报。

问:为什么现在的京剧界很难像梅兰芳时代那样批量产生名角儿?

答: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很多人都说京剧曲高和寡,其实有的时候是“曲低和寡”。这个不能怪观众,艺术也没有问题,真正关键的原因是演员出了问题。这和现在的院团体制、教育体制都有关系,国家式的院团体制让演员们不再拿自己的玩意儿当饭碗,也就没了学习的动力。现在南方一些民间戏曲演员,每个人都会几百出戏,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不会这么多戏他就挣不到饭。教育体制方面,几十年前的学生,中专毕业后就能挑梁唱戏,现在我们的学生进大学时,才学了没几出戏,但因为基础打得不扎实,学了也学不扎实。

问:您觉得今天的京剧演员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环境?

答: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我们遇到了一个好时代。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应该好好利用,假如全国有1%的人喜欢京剧,我们也会有一千多万的观众。面对这么大的市场潜力,我们的青年演员与其当偶像,还不如回家练练功,现在应该还来得及。京剧不是一个完全吃青春饭的行业,孙毓敏、李维康等六七十岁的老演员在舞台上也依然有魅力。

北京日报     2013/05/17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