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80家养老照料中心近期将公布

“这样的照料中心早些年根本没法想象”

据统计,金融街地区目前总人口94924人,60岁以上老人20694人,占总人口数的21.8%,地区养老需求很大。

金融街街道副主任李宏伟告诉记者,为满足地区养老需求,办事处投资了约3000万元新建了这座老龄公寓并申报地区养老照料中心,按照市里对养老照料中心的要求,这里将逐步形成集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和机构养老为一体的养老照料中心体系。

“我们这个照料中心现在最先要保障的还是户籍在街道的老人,年龄要求在80岁以上”,李宏伟表示,按照市里有关养老照料中心的扶持政策,未来获批后将获得一部分来自政府财政的补助,这也意味着养老照料中心在收费标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普惠特点。

目前,试运行的金融街老龄公寓已经收住了20多位老人。对于自理老人的收费是每个床位每月3600元(包括吃住);半自理老人每个床位每月收费4000元(包括吃住和护理);非自理老人每个床位每月收费4400元(包括吃住和普通护理)。

“以前一直住在粉子胡同的一家养老院,因为那个养老院要整修所以搬到这里,住了快3个月。”今年82岁、退休前曾在西城一所小学任教的昭文是照料中心的首批住客,她指着公寓院子里小黑板上的打油诗告诉记者,“这是我写的,昭文是我的笔名。”

家住在羊肉胡同的昭文喜欢熟悉的城市环境,在2005年时便为自己和爱人选择了入住养老机构的养老方式。“那时候也没有这样的照料中心,我又不愿意雇保姆,虽然一儿一女都很孝顺,反对我们进养老院,但我从心里就是想解放自己,也解放儿女,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老伴又身体不好常常住院,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水电什么的老是让孩子惦记操心,太牵扯他们精力。”

就这样,昭文为老伴选择了一家具有疗养功能的养老院,而为自己选择了位于西城区粉子胡同的社区养老院。“他身体不好让他住得条件更好些,我比他年轻、健康,粉子胡同的养老院离家又近,还能经常回去给家里开窗透个气。”

对于养老院生活昭文并不陌生,但养老照料中心人性化的服务和对社区附近老人开放的工作理念还是让她连连感叹:“早些年哪有这么人性化的照料中心,听说这个中心不仅对我们这些入住的老人开放,还能为附近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家里有病人的还能有医护人员上门帮助输液护理,健康的老人也可以白天到照料中心来休闲放松和就餐。这样的照料中心我们当年根本无法想象。”

和昭文一样,老龄公寓里目前入住的20余位老人基本都家在附近,“无论周末还是平常,儿女想来看随时都能来,不像有的朋友住在四环外或郊区的养老院,想看眼亲人都得掐着手指头算日子。”站在照料中心三层的阳光露台上,昭文有时会向宣武医院的方向望一会儿,“老伴比我大七岁,以前外文非常好,刚住养老院的时候还给其他老人讲课呢。最近因为尿毒症又住院了,就在宣武医院,我跟儿女们说了,让他们先顾着他,不用担心我。”虽然还是不免为老伴的病情忧虑,但照料中心距离宣武医院并不算远的距离让昭文释然很多,“至少从心理上感觉离他很近,踏实。”

“等我到父亲这个岁数就家门口养老”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照料中心都计划建在老龄人口聚集的老旧小区附近,老人既可以选择入住养老照料中心,也可以选择享受照料中心提供的规范“点餐式”上门服务,服务人员在老人家中提供餐饮、助浴、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照料。

家住在文华胡同的陈大爷今年88岁,老人按照标准完全可以入住老龄公寓,但一辈子能干好强的他却不乐意,“我这还能动,再好的地方也比不了自己个儿的家”,坐在平房院门口的树荫下,陈大爷摇着大蒲扇悠悠地说,“老伴几年前走了,在家里我每天对着她的相片和她叨叨几句,也没觉得寂寞。人老了有时候也过独了,怕住到那和人家合不来。”

为了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负责料理陈大爷饮食起居、已经近60岁的小儿子还是偷偷跑到照料中心申请了一项居家服务。护理员的工作就是在周末的中午和晚上帮陈大爷热好饭菜,伺候老人吃过饭后把碗筷洗好,另外再帮老人换洗一下尿垫。

陈大爷的小儿子告诉记者,“每次服务时间大概有50分钟,三次收费100块钱,这快一小时的时间能让我腾出点空来干点自己的事。”“社区的服务好,细致又周到。”评价起护理员的上门服务,陈大爷竖着大拇指连连称赞,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也乐成了一朵花。

提起上门服务的评价时,陈大爷的小儿子还拉着记者悄悄道出一段隐情:“我爸一辈子节俭惯了,怕他知道上门服务还得花钱心疼,您可别给说漏喽。说实话,从心底里是真感谢现在的养老政策,如果能有称心如意的服务,哪怕花钱也觉得值。我是早就想明白了,孩子现在出国留学了,将来想指望也难,等我到父亲这个岁数估计咱们的养老服务就更好了,在家里就能舒舒服服地度过晚年。”

【动态】

首批通过评审的养老照料中心近期公布

根据《北京市2014年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养老照料中心主要具备以下六项功能:即机构养老,为辐射区域失能、高龄独居以及其他需要长期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服务,按照床位定价收取入住费用;居家助老,适应辐射区域老年人居家服务需求,提供示范化、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居家助老服务;社区托老,为辐射区域内失能、高龄独居以及其他需要临时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就近全托服务,按照有关定价收取托老费用;专业支撑,与辐射区域及周边的医疗机构、专业服务组织和企业建立合作或协作关系,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各项服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技能实训,为老年人家属、家政服务人员或社区居民进行生活照料和护理技能实训,义务为社区居民开展为老服务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宣传;信息管理,建立辐射区域的老年人基本情况信息库,收集分析老年人服务需求,承担区域性养老管理信息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与市、区(县)两级信息数据共享。

目前各区县已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的方式建设了部分养老照料中心并申报给市民政局,在经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业界专家评审通过后,首批获得运营补贴的养老照料中心名单将于近期正式公布。(主笔 左颖 插图 宋溪)

北京晚报     2014/05/28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