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髻上的美饰盛宴(图)
应景首饰
古代女子最喜欢的就是“应景首饰”了。那是古人按照时令节气来佩戴饰物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做是应时序、图吉祥,同时也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这些饰物大多随用随做或随用随买,制作的材料一般就地取材,并不过高要求,只图吉利、高兴、热闹、漂亮。如立春时,人们要在头上戴 “春燕”、“彩燕”——用彩帛剪制成飞燕的形状,有的还粘贴鸟羽,用时系缚于簪钗之首,插于两鬓,表示迎春。也可用彩鸡来替代,俗称“春鸡”。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所戴的首饰则多以辟邪有关。除了手上的长命缕,头上还要戴用五彩帛剪成符牌的“钗头符”,用艾草编织成虎形的“艾虎”,据说都有辟邪的功效。在所有的节令中,以元宵节的首饰最为丰富。有以玉、白色丝织品或白纸做成梅花状的玉梅、雪梅;用罗绢或金银箔剪成像柳条状的“雪柳”;有用金银丝、金银箔或铜片、薄纱甚至乌金纸做成的蝴蝶、蛾子、蜻蜓、鸣蝉、蜜蜂等种种能飞的小昆虫,并附缀花朵、枝叶固定在簪钗上的称为“闹蛾儿”或者“闹嚷嚷”的饰物。这类首饰具有动感。人们戴上后稍一行动就枝摇虫颤,好不热闹。
在古代各类文献中,一说到妇女首饰的文字就经常看到有“头面”这个词。而它并不仅指一种首饰,而是妇女头上的所有首饰的总称。大概是因为头上的首饰如同人的脸面,可以给人的形象增加光彩。金银珠宝也好,点翠玉饰也好,花儿树叶剪纸都好,种种饰物,争相璀璨,成为发髻上的盛宴。人们生活得好有趣,好热闹。
北京日报 201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