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创新集团军攥起拳头技术创新“弯道超车”
除了“集团军”强大的研发能力,技术转化为市场也是优势之一。水立方LED景观照明、人民大会堂半导体照明节能改造等LED照明示范工程,以应用促发展,帮企业一下打开了市场。
如今,谷歌、小米、海尔等各类公司都成立了“照明公司”。“光是信息的最好入口。5G(第五代)通信之后,硅作为半导体材料已经用到极限,需要改用纳米级的LED等作为材料。”吴玲展望,“未来的LED领域,我们有信心实现弯道超越。”
半导体照明联盟,是北京近200家优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一个缩影。这些联盟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科技服务业等七大领域。联盟成员单位超过7000家,其中企业成员约65%,科研院所及大学占23%,金融、技术中介等其他机构约占12%。它们正在成为本市科技创新体系中一支发展潜力巨大的生力军。
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技术标准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正是这些联盟的重要使命。目前已有40余家联盟建立了标准委员会,申请发布国际标准近40项,国内标准160余项;30多家联盟开展联盟标准的制定工作,已批准及正在研制的联盟标准140余项,其中90多项以不同形式在联盟内使用。
这也意味着,北京的科技企业,掌握了技术、市场的主动权。比如,由音视频AVS联盟创制的视频编码标准已在全球20多家芯片厂商中应用,我国20多个省市和古巴、斯里兰卡、老挝等5个国家采用播出的数字电视节目已超千套。“为全国广电行业和相关制造商每年可节省专利费用达到百亿元。”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社会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把拥有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离市场最近的企业直接联系起来,攥起拳头搞创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既有利于深度整合创新资源,也能平衡各方利益、组织联盟成员协商解决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既突破了条块分割造成的体制障碍,又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市场化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市科委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