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老头儿给北京安“肾”:种芦苇建湿地净污水
苏泽:守住妫水第一村黄龙古潭
妫水,延庆的母亲河,也是北京少有的称得上水势浩渺的河流。源头黄龙潭藏在上磨村的一片沼泽地中,潭面冬天已经结冰,只有四周一条条细窄水道蜿蜒在树林和野草中。
虽然有施工技术人员引路,仍让人难以相信,潭边的一片芦苇丛,就是官厅水库农业治污示范项目——这片不起眼的湿地,却承担着让上磨村小两百户人家生活污水达标流入妫水的艰巨任务。
种上这片芦苇之前,上磨村就已经是著名的民俗旅游村,不仅因为这里是妫水源头,还因为有一座黄龙古刹,村里有名的农家八大碗也颇受游客喜爱。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妫水。而由于水质变差,官厅水库近年来已不再作为饮用水源,降为了备用水源。作为官厅水库的水源地,当地政府很重视上磨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此前也选了好几种处理工艺,但村里缺乏专业人员维护,污水处理长期无法达标。彻底解决村里的污水问题,就成了在欧洲建设过两百多座水处理设施的苏泽在北京负责的第一个项目。
德国人采用了自己最擅长的苇床系统,三种不同品种的穿插,让这里看起来更像是潭边有意种植的景观带。“夏天会看到不少市民拿这片芦苇地和水面作背景拍照”,村民们很得意有这样一块小小的风景。苇床下面,污水从进口流入,自上而下向芦苇根部垂直缓慢流动,经过微生物分解、生化反应、植物吸收、过滤净化,流出清水。
为了让小型湿地建成后“不用人管”,德国人的较真儿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单是芦苇地里铺的沙子,因为沙子粒径、含土量要求高,就必须专门从河北采购,而不能使用北京本地沙土。“要保证三十年不用维护,那就一年都不能少”,苏泽这样说。运行五年,这个当年投资七十余万的小小植被,用一天几度电的成本,经历了严冬考验,送走一批批游客,保住了妫水源头的洁净。
“从上万人的小城镇,到一家一户的别墅,都可以用小型湿地来处理污水”,在环保专家们看来,这种方法更像对大自然的回归,“我们尽可能还原湿地的原生态,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自己来净化,而不靠那些大机器大设备”。
专家们精确测定,平均下来,1个人的排污量,恰巧需要1平方米的湿地来处理。这个1比1,也许正是我们对大自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