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老头儿给北京安“肾”:种芦苇建湿地净污水
背景
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
1953年,德国科研人员发现芦苇能去除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开始了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理论研究。之后,人工湿地在欧洲、美国、加拿大迅速应用。我国的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是1990年在深圳建设的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2009年,北京市通过丹麦B2B(即Business-to-Business,指企业对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交易)中国环境发展计划,引入了生活污水景观化处理技术,先后在官厅水库、密云水库上游、平谷、通州等地试点。
观察
治“未病”是小活儿 更是耐心活儿
功能型精准湿地,名字虽然洋气,但它处理污水的原理并不复杂,北京试点的几个示范项目,效果也显而易见:污水源头治理治“未病”,设施资金只是传统方法的几分之一,几乎零成本运行,而且能净化空气、产生生物能源、美化环境。但为什么治理污染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把这千千万万个城市仿生“肾”装起来?
关键就在这千千万万上。治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GDP,大型垃圾填埋、大型污水处理、大型清洁能源……这是这些年习惯的干法,当然没错儿。和这些“大”比起来,一小块百十平方米的湿地,怎么也难写进年度政绩报告当中——偏偏这小活又特别“烦”,得一个个村,一个个小公园,一个个公厕地干。
承担项目引进的森淼天成环保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也有企业照着欧洲人的样子在国内搞过,但因为“地面下的活儿总是偷工减料”,技术标准控制不严,要么几年就堵塞废弃了,要么出水水质不达标。而这次,作为丹麦政府环保项目的一部分,对方要求施工的所有节点都必须严格控制,所有工程材料都要留样备查,每个施工环节都要拍照存档,每年还要向丹麦“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基金”提交廉洁报告。
这样一个又不出政绩又繁琐的活儿,要想真正成千上万,还真需要有关部门有点儿踏石留印的精神,用市委常委牛有成的话,就是“循环起来既是技术问题,更是理念问题,贵在探索,贵在坚持”。好消息是,北京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即将出台,或许能让城市的“肾”,更加有力地跳动在一个个家庭、村镇、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