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泥塑传承人胡新明:泥有生命 艺出新生

泥塑制作工艺中,勾线最考验功力。勾线讲究一笔成型,不容有错和涂改。一个人要将纹饰画得从容,至少要经过六七年的磨练。

  胡新明的绘画作品十分考究。

民艺,说到底,就是以手维生。在当下一切要求速成的工业时代,手工总是难得的。这种指尖上的生活美学,背后大多有几经磨砺的奋斗故事。在今年“BMW中国文化之旅”的非遗项目探访中,陕西凤翔泥塑、手工制作木杆秤、旬邑剪纸等多位传承人,将带着他们的故事陆续走进《温暖人生》。

看着精妙绝伦的匠心之作,一方面唤起的是那种对民艺精神久违的敬叹,另一方面,也在为民间美学传承人的那份坚持与坚守而感慨。也许有人会说,适者生存,这是手工艺者不可避免的凋零。但是今天我们与您分享的,不仅仅是这些手艺人的传奇,更是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不浮躁的匠人精神,突破自我与传统之后,化茧成蝶再获新生的决绝与勇气。

在刚刚落下大幕的“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上,很多人都惊叹,出现在中华世纪坛展馆内的那座1.5米高的泥塑彩羊。有人纳闷儿,全球2000多位设计大师参与的盛典,前沿、时尚的设计作品不计其数,为何单单要把这尊土得“掉渣儿”的泥羊作为主角,向全球艺术家们呈现呢?

主办方给出的答案是,今年正值中国农历乙未羊年,这尊彩羊展示的是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其实,这只“彩羊”的作者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传承人、陕西农民胡新明。早在2003年的那个羊年,这只彩羊还登上过国家邮票。

泥塑技艺

与兵马俑同宗同源

1965年胡新明出生在一个泥塑世家,父亲胡义、母亲宁录翠都是谙熟泥塑、面塑、剪纸、刺绣等工艺制作的民间艺人,著名泥塑大师胡深则是胡新明的叔伯爷爷。其实,宝鸡市凤翔县六营村出产的泥塑,从明代起就已经非常兴盛。泥塑手艺代代相传,全村几乎家家都有会做彩绘泥塑的人。打小儿就受到民艺氛围熏陶的胡新明,对泥塑和绘画有着极大的兴趣爱好。

在凤翔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凤翔泥塑的工艺传承与“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制作工艺以及黏土的材质同宗同源。胡新明说,这个说法不假,凤翔泥塑的特点,首先就是全手工打造;其次,泥料必须环保,制作技艺中只用到棉花、糯米等天然配料,没有现代化学成分。

凤翔彩绘泥塑主要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因为技艺独特,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虽然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但作为见证泥塑发展一路走来的胡新明,认为凤翔泥塑最辉煌的时期共有三个,第一,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全村人几乎人人都会做,每年的庙会,红彤彤的一大片泥塑摊位彰显着这门手艺的霸气。第二个辉煌时期,就是2002年和2003年。当时他做的小马泥塑在中央美院展出,恰巧被一位邮票设计专家看中,选入当年的生肖形象。紧接着第二年,彩羊继续入选生肖邮票。“人们知道了凤翔泥塑,那时,一个15厘米高的小马或小羊,从5元飙升到1000元。村里一下来了几千人,不管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被大家抢着买走。”到了2009年,凤翔泥塑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评选,最后,斩获世界杰出手工艺徽章认证。可以说,在荣誉方面,凤翔泥塑风光无限。

北京晚报     2015/10/2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