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泥塑传承人胡新明:泥有生命 艺出新生
传统与商业
不断改良的制作工艺
“老祖宗留下的泥娃娃,它不是泥,它是个金。”泥塑,这门当地特有的手工技艺带给农民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甜头。然而,经历过荣耀的辉煌,自然也会尝到由巅峰到谷底的苦楚。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繁复,包括制模、做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涂漆等13道大工艺,30多道小工艺。
1988年前后,对于凤翔泥塑来说是个低迷时期。那时,很多人开始种苹果,增加收入。为了生计,胡新明也曾出去打零工,泥塑眼瞅着就没人做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社会发展,这种泥塑造型逐渐退化,几十年都没变化,缺乏创新。最要命的是,过去泥塑捏得非常薄,只有一二毫米厚。拿在手里稍微一用力就会碎掉。”
胡新明还记得,1988年他通过西安中侨公司,向新加坡出口了8600件泥塑。当时他亲自送货,到了西安后,因为要换出口专用箱,在倒箱的过程中,1/5的泥塑就全都碎了。再等运到新加坡后,对方反馈消息说,没有一件作品是完整的。这个事给了胡新明一次沉重的打击。
分析原因,胡新明认为,在制作工艺上,因为经济条件限制,料都不是好的。泥塑中加入的纸筋质量都非常差,而且,几乎谈不上包装。为了改良工艺,胡新明开始动脑筋,研究泥塑到底怎样才会摔不烂。他尝试着加入糨糊,但是糨糊干了后返潮严重;他又试着加入乳胶,可是里面的化学成分曾让一个韩国客户全单退回……最后,从古代城墙的建造技艺中,胡新明得到灵感,他在泥塑中加入糯米。
环保、结实的目的达到了,可是米会泛油。刚做好的白色泥塑,阴干后不久都变成了黑的。还是不行!那段时间,胡新明深陷改良的漩涡。直到老母亲无意间讲的一个生活小常识,米汤中米油最养人,让胡新明得到启发,他把糯米的米油全部撇掉,只留下清亮的米汤——问题迎刃而解!
“手工艺品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情愫。它永远不会被工业化制作所取代。”胡新明认为,传统文化艺术可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形成更容易被人所接受的东西,这样可在商业社会中绽放出独有的中国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