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女生脑洞开 机器人帮你实现垃圾分类

文科女生解决传感器难题

研发的困难超过了以往的预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高二文理分科后,选择了文科的她还要不要坚持下去?人大附中的指导老师在关键时刻给予了她鼓励,认为她的思维比较严密,知识比较全面,视野比较开阔,“最重要的是,人大附中一直注重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平衡。”从此,每个周五,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多了这个文科女生的身影。

垃圾物理特性确定以后,传感器的选取成为了研发的瓶颈。为测定各项指标,她通过学校和北京大学机器人研究方面的专家取得了联系。“有太多的人要感谢。”接受采访时,这个认真的女孩说出了一长串要感谢的人的名单,名单的第一个就是采访中余飞扬经常念叨的北京大学罗定生老师。在向罗老师说明了自己在传感器选取方面的困惑后,罗老师指导她阅读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文献。“突然之间,我就有了一大堆选择,然后我想,好用是一个方面,关键还要能用。”在又一次经过了针对性调研后,她最终选定了红外对射光电传感器、音量传感器、电位器、薄膜压力传感器、电子秤等。“它们都足够便宜,最终产品更可能走进千家万户!”

传感器的问题解决了,分类数据的分析算法又来了。“最开始我打算采用SVM算法,芯片预算速度要求较低、多种内核可以使用、样本提取量较小。但实际操作中,我发现SVM算法主要在文件系统中运行,其对数据和模型的提取结果也会输入相应的文件中。问题是,我制作的连接传感器的平台并不支持文件系统。”运算实现不了,系统就没法运行。看着一堆孤立的传感器放在那儿,余飞扬感到有些焦急。直到一个周五下午,在向经常与她一起泡实验室的一名编程“大神”诉说她的苦恼后,两个少年经过一个通宵达旦的工作,终于在原有算法的基础上鼓捣出一个可以在平台上运用的运算函数,同时对平台进行改良,“两者结合系统就可以正常运行了。在那以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没有人能独自成功’。或者说,‘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永不干涸’的道理。”

北京晚报     2015/11/06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