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小产权房卷土重来 养生农家院成卖点

现象

小产权房卷土重来

早在2009年,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就下令,要求各区县全部拆除违规农业生态园,停止占用耕地,并由市政府牵头突击强拆大型农家大棚别墅,对于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刑责。

2013年底,北京市还曾进行过小产权房专项治理活动,公布了108处违规的小产权房,并拆除了多处。

随后,叫卖违规小产权房的声音归入沉寂。然而,平静了一年多后,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小产权房又在市场中卷土重来。略微不同的是,项目地理位置隐藏到了六环外更为偏远的郊区,而建筑形式也从过去那种成片成片的高层住宅,多变为独栋的农家院落。

在百度上输入“农家院出售”,就能跳出很多关于农家院落的售卖信息。甚至,奔走在主路上的小货车玻璃上,记者也看到了农家院的“招商”广告。这些农家院的宣传语,和嘉禾农业园区基本相似,多强调独门独栋、环境优美、适合养老。

比如,名为北京休闲娱乐的农家院,宣传语中就写着:面积300到1000平方米,价格9.8万/套起,是投资、度假、养生、聚会的首选。每种户型都有砖混结构的房屋,有属于您自己的生态种植园和院子,而且院内24小时保安巡逻和电子监控。

分析

农家院的需求为何旺?

明显违规的小产权房为何多年来屡禁不止,甚至还变相衍生出更多的在农业用地上的农家院这种形态?

对此,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从市场“死灰复燃”的角度看,根结之一在于提及多年的农村土地用地制度改革,目前并没有找到合理合法的顺畅途径,有着获取利益欲望的农村集体用地的业权人,就有冲动去推动小产权房的建设和出售。坦率地说,即便小产权房的出售价格比同时期的商品房便宜很多,开发者的获利空间也非常巨大。

至于越来越多地集中于农家院这种形式,一方面是因为农家院相比高层住宅,从出售的角度看更为隐蔽。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源于近几年来市场对养老地产、郊区化的休闲度假地产的需求在不断攀升。“这种郊区养老需求、作为第二居所的郊区度假需求,在正常的商品房市场上得不到满足,不是价格太贵,就是产品不合适,小产权房自是看准了这个市场空隙,大力傍着度假概念对外销售。”

提示

小产权房风险大

“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无论从产权、现实使用或未来出路上,都存在着极大的风险。”胡景晖告诉记者,对购房人而言,小产权房的风险极大。

首先,从产权角度,无论是“永久使用权房本”,或者是长期“租赁合同”,都不是受法律保护的正规权属证明。因此,如果出租、出售过程中出现纠纷,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支持。

其次,在现实使用中,村委会或所谓“开发商”销售之初所承诺的建筑质量和配套设施等标准,往往在实际交房使用后难以兑现,由此引发的纠纷很难像正规商品房一样,通过维权手段解决。

“很多小产权房并无详细规范的规划设计,建设起点低、标准低、缺乏专业业务指导,又常为了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房屋在交付使用后容易存在安全、质量、消防等隐患。”

北京晚报     2015/11/0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