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健打造都市共享社区:新型四合院 低耗可循环

两代实验室颇受青睐

国际露营公园在冬天几乎完全没人,一栋栋无人居住的白色木屋点缀在树林中。只有偶尔低空掠过的飞机,才提醒人工业文明其实近在咫尺。“这里夏天会有很多人来露营,冬天就很少了,特别安静。”

乍看起来,牛健过着的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圆千米只有他、小助手和看守着公园大门的保安。而实际上,他很忙,忙着接待各种访客。一年多以前,他在顺义马坡朋友的工厂里搭建了一套类似的集装箱房屋,“那是一期实验室”,经媒体报道后,引来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但因为手续和报备上的小瑕疵,刘健在2015年不得不放弃了马坡,而改在露营公园建起他的二期实验室。“到现在,还有人去马坡找我的房子。为什么大家孜孜不倦?其实,我们中国人心里天然地对这种世外桃源的东西感兴趣,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都是这么生活的,只不过近200年才受工业文明的影响,改变了生活方式。”

牛健对田园梦的执着,既来自他说的骨子里中国人的田园情结,又受他童年经历的影响,“老话说‘三岁看老’,我很幸运,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大花园里。”

1962年,牛健出生在青岛一座四合院内,院内住着好几户普通人家。“后来才知道,那是个资本家的大院子,院子里有个大花园,花鸟鱼虫什么都有。”等父母们上班去了,牛健就和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那个小环境中得到完美保存。

在大花园的经历并不长,带来的影响却是贯穿始终。没过多久,“三线建设”拉开帷幕,牛健就随着父母从青岛搬到鲁西南的小城市。1979年,17岁的牛健便开始跟父母一样在纺织厂内做一名纺织工人。高速运转的纺织机,并没有完全带走牛健脑子深深的田园烙印。“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我们开始能接触到国外的东西了,当我通过报纸杂志,看到外国人在自己家阳台摆放的花卉,看到沿街密密麻麻的观赏植物,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北京晚报     2016/01/2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