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低调传承 新物件身价倍增
老厂历史
工人白手起家盖厂房
与整个厂区院子紧挨着的西环路44号院,原来叫“七一厂宿舍”,今年已经78岁的王学敏老人还住在这里。
“1958年7月1号建厂,367人,全是从北京城里迁过来的。”聊起过往,老人思路清晰。厂子的前身是玻璃制品社和第一镜子社,1958年合并成立了昌平七一制镜厂,选址在昌平龙山。据王学敏回忆,当时几百人住在山底的板房里,一边生产镜子,一边还要开窑烧砖,为了在当前西环路这个地方盖新厂房。“那可真的是白手起家,房子自己盖,设备自己搬,机器自己设计。”1961年,位于西环路76号的厂区建好,工人们举家搬迁至此,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
上世纪70年代,七一厂迎来最辉煌的时期,员工曾达到近800人。“北京牌镜子”不仅在京城家喻户晓,还远销其他省市,甚至海外。在王学敏老人的记忆中,每天早晨,货车在厂门口排着队等着装货,“河北、甘肃、内蒙古,这些地方(的车)都常来”。
遗憾的是,从90年代初开始,厂子就不景气,当时王学敏已经退休,“后来设备都卖了,厂房也空了,1993年彻底歇了。”说到此处,王学敏有些激动,“从建厂到倒闭不到40年,一点点看着长起来,然后又没喽,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低调传承
老手艺在新厂“开花”
6年前,一个消息让厂子的老工人们心里一喜。有人专门成立了研究和制作磨镜的场所,重新拾起“磨花儿镜”这门老手艺。马锦茹老人时隔近20年,又回到磨花儿机旁,还带起了徒弟。
在位于昌平区朝凤庵村的鹤眸镜业工厂里,记者见到了马锦茹的徒弟——新一代磨花儿师傅刘素欣。在一间十几平方米、墙上挂满各种磨花儿镜的工作室内,几个师傅端坐在三台磨花儿机旁,通过机器与玻璃面的巧妙摩擦,生成一幅幅美妙鲜活的镜花儿。
刘素欣说,磨花儿就像绣花儿。双手端稳玻璃,在飞速转动的羊毛轮上轻擦、打磨、细刻。一刚一柔的集合,让镜子上一只猫咪的毛发顺畅自然而有层次。
现如今,刘素欣磨花儿也基本上可以不用制版,一次成型,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功夫。刘素欣说,她最初练习时,一朵只有五六朵花瓣的小梅花,练了几千次。A4纸大小的玻璃,两面反复使,她用掉了近10厘米厚的一摞。
除了制作老厂过去常做的传统花样,刘素欣的工作室也接受“定制”。“去年的一次展览会上,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看了我们的磨花儿镜说,‘这一瞧就是七一厂的手艺’,后来才知道,老先生以前是百货大楼卖镜子的。”刘素欣说,师傅把手艺教授给自己,得尽心尽力学好传下去,不能毁了这名声。
当然,辛苦的付出也带来了不菲的回报。八九十年代一块磨花儿衣柜镜不过几块钱,而今刘素欣的定制作品,装裱在画框或者制作成摆件,可卖到数百元到上千元。目前她的客户以年轻人为主,“很多年轻人把它(磨花儿镜)作为一件艺术品,所以我也在研究新花样,希望有创新。”
采访最后,记者问70岁高龄的马锦茹老人,这么多年没磨镜子了,再上手,还会吗?老人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手艺忘不了”,后来她又补充道,“不过现在有年轻人学了,这手艺才真正叫没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