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Home> 这里是北京> 生活北京

渤海所:桑梓千年溯靺鞨

发布时间: 2016-09-29 09:06:18  |  来源: 北京日报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陈训迪

戍守长城的重镇

元代,渤海始设千户所,这里的村落已有一定规模。明朝弘治年间(1503年左右),随着明十三陵部分陵园的建立和附近长城的修建加固,渤海地区的地理位置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开始修建渤海城,布防了千余人的军队,统管居庸关以东、慕田峪以西的长城隘口,担负起了内护皇陵、外防敌寇的重任。《顺天府志》记载:“渤海守御千户所,在昌平州东北百里。弘治中增置,以为山陵北面之备。万历初,移至于慕田峪关,四年,复还旧治。”

什么是“所”?卫所制度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明建国后实行卫所兵制。卫以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兵数大抵以5600人为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由此渤海正式定名“渤海所”,明朝以后,渤海所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几年前,我曾去过渤海所村委会,那里曾是当年千户所参将指挥署衙门。衙门的石碑仍在,一对石狮子被保存在院内,有一人多高。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崇国告诉我,这对狮子比怀柔县衙门的那对高大,因为这里的官儿大。后来我查了《明代职官列表》,果然参将为正三品,位于总兵或副总兵之下,在都司与游击之上。千户为正五品,知县一般为正七品,相差好几级。

村里老人介绍,渤海古城分两次修筑。第一次明弘治年间,城墙为有坡度的瓣石砌成;第二次是明嘉靖年间,在老墙外以长方块石和城砖砌成固若金汤的城池。城墙上宽1丈,有垛口,有5尺宽走道。设有3道城门,东西南主城门洞宽、高各1丈5尺,西、南两门各有瓮城和外城门。东门外门匾额为“天山东府”;南门外门匾额为“黄花路”,内门匾额为“渤海城”;西门外门匾额为“拱护陵京”,内门匾额为“永固门”。城内有十字街,分别通往各城门。街旁生长着18株古槐,枝繁叶茂,与古城相伴。

渤海古城曾流传着“刀把儿城”的传说。据说这座城修造得形状特殊,它的东北角上多出了一段长20米的城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刀把儿城”。为啥叫“刀把儿城”?传说明朝弘治年间修城时,因开支消费太大,官府便去各处捐敛、借贷钱财。听说村南大店子住着一户蔡姓官宦人家,人丁兴旺,家里有钱,便派差役前去借钱。不料蔡家虽然富贵,却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分文不拿。为此,有高人想出了修造“刀把儿城”的主意。意思是整个城就像一把菜刀,刀口正对着蔡家的方向,取“刀切菜(蔡)”的克制之意。当然结果是蔡家最后被这把“刀”切得家境败落。

著名的板栗之乡

昔日的渤海古城,今天的板栗之乡。

怀柔板栗在燕山地区极负盛名,渤海所是怀柔板栗的主产区。这里“微酸性”的土壤正好适合板栗生长的需要,硅酸元素经栗果吸收后使内皮腊质含量增加,所以炒熟后内果皮易剥离,口感好。漫山板栗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戍守长城的将士,因为板栗营养丰富、耐储存、方便携带,正好作为军队的“干粮”,解决粮食问题。此外,明代十三陵除崇祯帝的思陵外,其余十二陵每陵都有一个榛厂。榛厂的任务是为各陵提供祭祀用的榛子、栗子、核桃等干果产品。明代12个榛厂有5个设在今怀柔境内。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两个陵的榛厂都设在渤海所。可见渤海所的板栗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

今天的渤海所板栗种植的规模又有了新的发展,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板栗园,除了那些原有的古栗树外,还大量嫁接了新品种,密植栽培,保障了果品质量和产量。有人还在林下种植栗蘑。林下栗蘑棚里,生长出的栗蘑比普通脸盆还要大。栗蘑一直是燕山板栗产区的山珍美味。由于这种蘑菇一般每年只在7、8月份的雨季,生长在一些老栗树的根部,产量低,所以当地人一直把栗蘑视为蘑菇中的“珍品”。而用科学的办法研制菌种,制作菌棒,将枯干废弃的栗树枝杈做成“培养基”,人工生产栗蘑,解决了栗蘑栽培的难题。

在村里的加工厂,参观板栗食品深加工,再在长城脚下的餐厅里品尝“板栗焖肉”、肉炒栗蘑,回味一座古镇的历史,个中滋味,令人荡气回肠。(图片摄影:袁维忠)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