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巴文化促进会会长张旭与和志本及习尚洪两位老东巴祭司释读与纪录数字采集的法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东巴古籍《创世纪》。[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 供图] |
中国网9月29讯(记者 吴瑾) 现年87岁的和志本和72岁的习尚洪老人居住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地区,他们可能是当地纳西族仅有的两位全能型东巴祭司了。
东巴是纳西族古老而传统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现在却面临着传承的困境。有幸的是一些致力于研究东巴文化的学者将部分记载东巴文字的影印本从伦敦带给了老人,从而开启了一项艰苦卓绝却又意义非凡的文化拯救工作。
“时间确实不多了,那些能读懂东巴文字,并掌握古老的祭祀礼仪,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东巴祭司也许会消失在不久的将来,”北京东巴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张旭会长说道。
张旭的此番言论是在9月24日北京举行的有关东巴文化数字化保护分论坛上提及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东巴文化促进会、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迪庆纳西学会共同执行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典传承体系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建设研究”进入到全新的阶段。
近期在京举行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化技术”国际研论坛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徐小力教授、德国著名纳西学专家奥皮兹教授、北京东巴文化促进会会长张旭女士、云南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泉先生、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李德静院长和法国语言与文化学院的苏灵女士等共同深入探讨对“世界记忆遗产”东巴文化传承和东巴经典数字化的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安卓先生和其助理曾庆怡女士也参加了会议,并号召社会各界各界人士关注纳西族东巴古籍这一宝贵的世界记忆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准备在全世界范围发起联合呼吁。
连接着四川、西藏和邻国印度,纳西族世代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而它在国际学术界上的显著地位则要归功于“现代纳西学”之父,约瑟夫•洛克。 自1922年进驻纳西人聚居的丽江以来,洛克便在文化、语言和地理上对纳西族进行的全面的分析。他的研究激发了西方人类学者和考古学家对纳西族浓厚的兴趣,随即众多研究纳西族的研究机构就在西方诸如德国、美国、英国等国遍布开来。而那些描述纳西族宗教仪式、神话和寓言的书籍也随之外流。
然而在中国最为动荡的一段时期,纳西手稿的外流和大规模的焚毁对本地文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于是当张旭女士向两位祭司展示从大英博物馆拷贝下来的精美手稿时,两位老者尘封许久的记忆被突然打开,并倍感震撼。
“这是我以往和别人聊天时才偶尔听到的故事,”一位祭司慨叹到,他没有想到有生之年竟能看到权威版的书稿出现在面前。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