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百年前的《新青年》,哪三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Comment(s)打印 E-mail 新华社 2015-09-16
调整字号大小:

北京图书馆所藏的《新青年》(1955年12月10日摄)。 [新华社]

北京图书馆所藏的《新青年》(1955年12月10日摄)。 [新华社]

100年前的今天,安徽青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这份杂志有多厉害?

当时,它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向封建传统思想展开猛烈攻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风暴。

一个世纪后,“我报道”记者重新走访《新青年》留在北京和上海的主要遗迹,勾画这份划时代刊物的重要轨迹和时代回响。

箭杆胡同20号

百年纪念日前夕,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陈独秀旧居:箭杆胡同20号。旧居近日刚刚完成腾退修缮,虽然空荡荡的,但古朴整洁。

图为陈独秀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图为陈独秀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整体院落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大门朝北,青石门礅两个,雕着石狮。院内有北房、南房,侧有耳房。据史料记载,北房及南房分别为编辑部办公室和居所,其他房屋为传达室、车夫等住处。

北京市文物部门介绍说,此次修缮根据科学考证和调研,在保持原有格局不变的基础上,以旧复旧为原则,恢复其历史风貌。

陈独秀的孙女陈红曾多次到此参观,见证了旧居如何从一个生活着6户人家的大杂院恢复成原貌。“爷爷曾带着父亲和姑姑在此居住,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陈红告诉记者,她希望这次修缮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陈独秀,了解新文化运动。

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成为北大文科学长。当年,陈独秀就居住在箭杆胡同20号(原箭杆胡同9号),《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这里。

正是在这里,《新青年》由原来的陈独秀主撰变为同人刊物,由北大教授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等轮流编辑。正是在这里,这些著名学者一起秉烛夜读,探讨杂志的选题,讨论社会热点问题。

在这里,《新青年》杂志编辑出版了近30期。期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宣扬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鲁迅发表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推出“易卜生号”,讨论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问题……

《新青年》创刊时每期只发行1000份,到1917年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后,猛增到16000多份,中国各地广大青年踊跃投稿。《新青年》由此成为一份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畅销刊物。

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箭杆胡同,陈独秀在这里依托《新青年》和北大,投出了穿透腐朽旧中国的利箭。

回顾那段历史,北大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对记者表示:“追求民主、反对复辟,追求思想自由,系统清理中国文化、反思国民性,正是这几方面的追求把当时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团结到‘新青年’的旗帜之下。”

1  2  3  >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