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耄耋老人珍藏纯手工“绣花枕”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6-04-14

Read in English

An 83-year-old woman's pillow embroidery

2016年4月10日,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高堡村83岁的老人吕桂珍展示“绣花枕”手工艺和“花样”。[中国网图片库 郭惠民 摄]
Lyu Guizhen, 83, displays her pillow embroidery skills and patterns in Gaobao Village, Jingning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 on April 10, 2016. [Photo by Guo Huimin/China.com.cn]



2016年4月10日,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高堡村83岁的耄耋老人吕桂珍,拿出自己60余年观察、琢磨、创作并珍藏的纯手工“绣花枕”300余幅泛黄“花样”(方言指绣花用的剪纸图案),这些“花样”剪功细腻精美,灵动鲜活。

据记者采访了解,绣花枕是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图案或文字,制成枕套的枕头,是流传在我国民间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艺。

绣花枕兴盛于清末民初,流传至今。绣花枕一般分为方枕、平扮枕、靠枕、虎头小枕四类。“方枕”是农村姑娘出嫁时必备的陪嫁品,枕顶锈有“喜鹊登梅、龙凤戏珠、凤凰戏牡丹、孔雀开屏、鸳鸯戏水、花好月圆、莲花童子”等寓意祝福吉祥的图案,把人们对结婚新人的美好意愿与企盼跃然“枕”上。“平扮枕”是农村人睡觉休息的日常用品,图案大多绣有“花开富贵、吉祥如意、生活美满、福海无边”等图案。“靠枕”大多是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使用的生活用品,枕顶绣有“松鹤延年、福如东海、福星高照”等图案,“虎枕”是小孩子用的,枕顶绣有双头虎、人面头虎、虎头鱼尾等,这些枕头缝制精湛,纹饰、造型别致。

甘肃静宁县吕桂珍老人的“绣花枕”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

吕桂珍老人的“绣花枕”和“花样”有的写实,有的浪漫,有的夸张,创造出无数既富有装饰趣味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绣花枕”手工工艺品。

吕桂珍老人从8岁多跟着母亲学绣花,12岁时独当一面。坚持60多年观察琢磨创作绣花图案,所绣的花枕全都送给乡邻和亲戚朋友,大多“绣花枕”都成为农村姑娘出嫁的上等陪嫁品,60多年前有吕桂珍就是誉满十里八乡的“花匠”(方言指手工艺好的绣花大师)。

吕桂珍说,绣花剪纸是她一生的最爱,一项开心快乐劳动和娱乐。她想通过展示这些民间手工艺绣“花样”片和“绣花枕”,把这项手工艺保护传承下去,让它生生不息。

由于“绣花枕”制作工艺复杂,时下很少有年轻人再学习这种“绣花枕顶”的制作和“花样”的收藏。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机械绣花技术的使用,这种民间手工艺也将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1   2   3   4   5   Next  


分享到: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RSS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