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apm蔡志强:香港遇上王府井

 
Comment(s)打印 E-mail 中国网 2016-10-31
调整字号大小:

中国网10月31日讯 秋高气爽的一天下午,我们来到坐落于人流不断、熙熙攘攘的“百年金街”王府井大街。

本期我们要专访的是一位离开香港在北京深耕多年的职业经理人——北京apm总经理蔡志强先生。

蔡志强 [中国网]

蔡志强 [中国网]

步入蔡先生的办公室要经过一个屋顶花园平台,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西山以及北京众多繁华商圈。这一远一近的对比,与蔡先生近20年来远离香港在北京打拼的职业生涯形成一个有趣的呼应。

上世纪90年代,正值中国经济调整的发轫期,被誉为地产界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新鸿基地产集团进驻内地市场,与北京东安集团共同打造新东安广场,而项目操盘手就是蔡志强。从1997年至今,近20年来,这个只有9.6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在他及团队的精耕细作下,不仅开启了艰辛而颇有成效的转型之路,还完美的将其打造成年均客流量高达330万、零售额占据了王府井地区1/3份额的标杆之作。

壹 |香港人的“工匠精神”

蔡先生的骨子里有着香港商人与生俱来的“工匠精神”。要做,便要做到最好。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更可谓把细节做到极致。

北京apm的一隅、一楼,如同蔡先生细心看护和调教的孩子。几乎每天雷打不动的巡场,他不厌其烦地检查商铺的灯光打得好不好,空调送得够不够、洗手间打理得干不干净。

蔡先生还提到,保安工作虽然平凡,但是他们总是在最前线,提供最好服务。从心理学来分析,一个人出来打工当保安,从旁人眼光中看似对生活并没有什么奢望,但是我们希望他们在工作中受到应有的尊重和得到回报。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就是让他们更开心的工作。由此,在他的建议要求下,北京apm的保安不应该只把自己定位为基层保安,还可以具备一些简单技能与消费者互动,比如扎气球(这样他们在特殊的情人节扎心形气球,儿童节扎小狗小猫气球,赠送给情侣和孩子。) 这一小小的举措也使得在北京apm工作的保安收获了同行中最多的笑容和感谢。

当然,这种带有保姆意味的管理方式,最正面直接的效果就是北京apm的员工流动性非常低,这在业内是罕有的。而另一个负面效果则是蔡先生工作计划表越来越满,休息时间越来越短。

蔡先生坦言,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很短,晚上12点睡觉,早上5点半起床。但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通过运动来保持体力和精力。

他说,有时连运动的时间也没有。

北京apm [中国网]

北京apm [中国网]

贰 |无处不在的创新

在微观层面,北京apm的创新无处不在。出租车站、大堂香薰体系、商场背景音乐、手机充电站,亲子洗手间,LED互动屏,投影墙等独具匠心的创新提升了顾客的购物体验。

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创新,也会引来同行学习。

蔡先生举例,在洗手间用的擦手纸,顾客一般都会习惯性的拿两张擦净双手。“这样做,不环保,也很浪费。于是,从很多年前开始,北京apm便将洗手间里的擦手纸裁剪去一半,看上去拿了两张,其实只拿了一张,实现了节能环保。”

蔡先生笑言:“近日去东直门的一家购物中心市调,无意中发现他们正在学习我们的这个做法。”

活到老、学到老。就在前不久,蔡先生在哈佛大学接受了全球CEO培训。他跟我们说,培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如何完善自己不足,与时俱进。于是,刚培训回来,就成立了一个8人小组的创新团队,这些员工均来自北京apm一线工作。

1  2  3  >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