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呐喊春晚”

2015年1月7日,打工春晚总导演许多在文化活动中心新工人剧场前弹唱《北京 北京》。

一头略显杂乱的长头发让许多看起来跟一般的工人不太一样,事实上的确如此,他并非生产线上的一线工人,而是北京工友之家的一名专职社会工作者。

1999年,从浙江海宁怀揣音乐梦来到北京的许多在地下通道里卖唱,几年下来,明星梦并未实现,反而是机缘巧合下,他自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2002年,许多同王德志、孙恒等人结识,几个“文艺青年”志同道合,决定将自己的文艺理想同工人权益事业结合, “打工青年艺术团”(后改名为新工人艺术团)和“北京工友之家”在当年成立注册。

“用歌声呐喊,以文艺维权”,这是当年新工人艺术团成立初始就定下的宗旨,在许多看来,这个宗旨意味着“用歌声呐喊出工人的声音和委屈,以及对现实的反思,首先应该发声才能更好地为工友维权。”而越来越红火的打工春晚无疑是一个面向更多观众和群体的良好平台,足以发出够大的声音,让社会管理者和普通民众都能听到。回顾打工春晚这四年,许多觉得社会正在发生着变化。

中国网     2015/02/03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