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北京市民感觉生活压力加重 房价医疗等是源头
Pressure takes its toll on Beijingers: survey

 
Comment(s)打印 E-mail 新京报  2012-10-26
调整字号大小:

Read in English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发布,2011年居民生活压力来源分别是医疗费用、房价上涨等。[新京报 制图]


  2005年到2011年,北京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了86%、87%,但城乡收入差距没有缩小。而且,收入虽然增加,相当一部分市民明显感觉生活压力加大,医疗、房价、养老、物价是压力源头。

  24日,由北京市社科院编写的2012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蓝皮书)发布,呈现出上述结论。

  蓝皮书编委会去年底选取101名市民作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1年,32.6%的市民感到生活压力加重,而压力来源分别是医疗费用(73.3%)、房价上涨(65.3%)、养老保障(64.4%)、物价上涨(61.4%)。

  市民中感到生活质量大有提高的占1.0%、略有提高的占19.8%、没有变化的为34.7%、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40.6%。

  对政府工作满意度方面的调查显示,“公共文化体育”和“环保”满意度最高,分别为90.1%、83.1%。受访者对于政府在房价调控和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工作,最为不满,分别达39.6%、30.7%。

  被问及“如果您想发表自己对政策的看法,可能会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去反映”时,选择“在网络上发帖或发言”的占61.4%。

  此外,蓝皮书总结了北京人口调控、治堵等其他情况。

  城市交通发展概况

  2010年,北京城市道路总里程6355公里,比上年增加106公里,比2005年增加2282公里;城市道路面积93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6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1958万平方米。

  【人口】

  经济和行政因素致暂住人口减少

  蓝皮书列举了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两组数据:一是常住人口数据,201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18.6万人,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742.2万人,比2010末增加37.5万人;一是暂住人口数据,2011年全市暂住人口825.8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60万人。

  上述两组数据,非京籍数量一增一减。蓝皮书提出,对于流动人口,近年来北京一直推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的管理模式。数据表明,北京行政手段加经济手段的人口调控政策,开始收到效果。

  但蓝皮书强调,在人口调控的同时,还要强调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蓝皮书建议:改变街道、乡镇按照户籍人口配置管理资源的传统做法,建立社区实有人口一体化管理体制;探索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居委会选举;接纳流动人口为居住社区的正式成员,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参与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权利。

1   2   Next  


分享到: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Enter the words you see: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org.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