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没》充斥着不少或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语言 |
国内动画分级管理是否“势在必行”?
实际上,国产动画片或者直接引进播出的动画片受到质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曾经有小朋友因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模仿灰太狼把小伙伴捆在树上要用火烤;更早些时期,还有小朋友因看了《虹猫蓝兔七侠传》,一部暴力场面颇多的武术动画片,竟想到在自己身上模仿片中割腕放血的情节。
“我们更希望有明确影片分级制度和指引”,《熊出没》制作方华强公司总经理在微博中表示。多年来,有关电影分级的讨论不计其数,但推进缓慢,同样,动漫作品分级的建立也步履艰难。
喜欢看台湾或者香港电视节目的观众,肯定注意到在电视节目播放前,经常会有 “本片适合18岁以上成年人观看”或者“本片需要家长陪同观看”的提示。有的则在节目画面上始终悬挂一个“普”字,代表节目为“普遍级”,意味着节目适合所有受众观看。这些对家长的简单提示,实际上就是港台地区对电视节目分级管理的部分做法,其背后都有一套划分明确、执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
2007年,国内动画界曾经有一场对动画片分级管理的大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发言来自漫友文化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金城。在一次研讨会上,他的发言《中国动漫分级势在必行》引起了业内人的关注。
“漫画出版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大批针对成人精神需求的漫画作品应运而生,而且成人漫画市场还在继续扩大。”在论述国内动漫作品分级管理的必要性时,金城认为当时的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受众分类,动漫作品分级管理势在必行,否则会对低龄受众产生不良误导和影响。
对于未成年人相关的音像制品的限制,在我国的法律中只在1991年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相关规定:“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中国动漫门户网站“漫域网”创办人罗嘉,同样也是动漫分级制度的支持者。从市场角度出发,他认为分级制度将有利于动漫作品的发行方鉴识作品内容,合理安排播出、发售平台、时间和渠道,节省市场操作成本。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无论是父母指导购买、收看还是消费者自行选择,心中也会有最基本的认识。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