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
不愉快的卖牛经历让刘宗保夫妻对儿子失望,刘宗保说:不听父母的话,听别人的话,这样的儿子要来有什么用?再之后,父母对刘欢不闻不问,同村的姑姑见刘欢可怜,便把刘欢接到了自己家。
父亲的死亡让刘欢陷入自责。刘欢现年23
岁,长得阳光、帅气,喜欢笑、笑起来带着憨憨的感觉,初二辍学来莞务工,目前是一名自由职业者,白天在市场拉货,晚上摆摊卖烧烤,因为为人实诚,在下墩村一带有着良好的口碑。
刘欢成为自由职业者与父母有着莫大的关系。把父母接来前,刘欢有两份稳定的工作,月收入总和大约在五六千元之间,在东莞可以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父母过来以后频繁的失踪、自杀以及与邻里之间关于信仰的争吵,让刘欢的工作难以为继,包括同乡大爷在内的亲友都曾劝他把父母送回老家,可刘欢坚持把父母留在身边。
他辞去工作,变成自由职业者,期望有更多的时间用亲情感化父母。刘欢说,我不想放弃,不光是为了救他们,也是为了我内心的缺失,我想拥有一个完整的家。
在刘欢的印象里,家一直是支离破碎的。
刘欢的父母在其一两岁的时候开始迷恋上三赎基督,刘欢小时候并不明白父母从事的那些奇怪的宗教礼仪意味着什么,他们常常深夜归家,还每个月都要坚持几天不吃不喝、不洗衣做饭、不下地种田,可刘欢以为这只是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平常事。
一直到九岁的某一天,刘欢的生活迎来巨变。变化是从一头老黄牛开始的。父母为了传教,几乎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包括时兴的大彩电、准备宰了过年的猪、甚至于祖上留下的箱子、柜子上稍微值点钱的铜环,家里只剩一头正值壮年的老黄牛。
这头牛是刘家整个大家族种地必备的耕牛,刘欢的叔叔、姑姑都特地提醒刘欢,家里一旦有陌生人过来看牛,就得赶紧通知亲戚们。有一天,刘欢真的见到有几个陌生人前来看牛,于是撒开脚丫子跑去找叔叔和姑姑,叔叔和姑姑在半路截住正准备交易的刘宗保夫妻,双方在村口大吵了一架,可刘欢的父母还是坚持把牛卖给了买家。
不愉快的卖牛经历让刘宗保夫妻对儿子失望,刘宗保说:不听父母的话,听别人的话,这样的儿子要来有什么用?再之后,父母对刘欢不闻不问,同村的姑姑见刘欢可怜,便把刘欢接到了自己家。刘欢记得,姑姑接他那天,父母没有阻拦,只说了句“你走吧,走了就不要回来了”。
在姑姑家,刘欢过得并不开心。姑姑家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不轻,刘欢的姑丈曾经因为这个问题与刘欢的姑姑无数次争吵,甚至还试过长时间不回家。姑姑的公公婆婆也从不给刘欢好脸色。这些,刘欢都看在眼里。有一次,刘欢不小心把表弟碰疼,表弟很生气,就让刘欢滚回自己家。堂弟的爷爷奶奶护孙子,也大声责备起刘欢。
长久的委屈在那一瞬间爆发,刘欢大哭,跑向自己家,可是家门紧闭,任凭刘欢怎么哭喊,也没人开门。在村后的大山,刘欢整整呆了一天,直到深夜姑姑把他找回。刘欢说,我那时还小,只能回姑姑家,就是从那次开始,我意识到,我没有自己的家。
刘欢渴望长大,好独立生存,于是在14岁那年,不顾姑姑的劝阻,坚持辍学到东莞打工。在下桥一家手袋厂,刘欢总是好奇同期进厂的一些工友居然会因为想家而哭泣,觉得好笑。多年以后,他才明白,其实谁都想家,只是当时的他根本无家可想。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