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Reading
Listening
Translation
Writing
Vocabulary
Forum
Home > Learning English > Translation Tips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从瞿秋白的“等同概念”,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r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主张是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的;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思想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映原作的面貌。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应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习语、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义,没有形象意义;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但没有隐含意义。尤其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对等,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可更换为另一个译文读者熟悉的形象或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

       在翻译的方法上,直译与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我们通过对一些翻译理论及资料的学习与实践认为,直译与意译是相对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没有绝对的界线。大到一部作品,小到一个句子的翻译都会兼有直译与意译。一件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我们认为,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传达原文多种意义的,就直译,如果不能译出原文多种意义,特别是不能准确译出隐含意义的就采用意译。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对英汉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加以具体化。

       1、直译

       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easy go与汉谚“来得容易,去得快”,Practice makes perfect与“熟能生巧”,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与“身教胜于言传”等等。相近似的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与“挥金如土”;汉语成语“破釜沉舟”与英语bur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两个习语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近似,略有差别,隐含意义相同,形象意义互译。此类习语直译,保存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保留了原文的风格,译文读者也很容易理解接受,是一种最佳方式。

       当原习语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读者可以通过字面领悟它的含义,则直译字面意义。All roads lead to Rome译成“条条大道通罗马”,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再如以下几例:

       雪中送炭 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 favour

       “瓜田李下”来自“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译为 Neither adjust your shoe in a melon patch, nor your hat under a plum tree。

       类似这样的习语译文,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2、意译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传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比如何自然教授在《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中举的一个例子“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读者会不明白,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其实它的隐含意义就是“入乡随俗”,若译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则更为形象生动,关于译成以上两者中的哪一个,则要视原文文体、上下文语境而定。

       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汉语“望子成龙”的形象在英译时不能保留,可意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又如英语习语a cat on hot bricks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痛苦而狼狈,这个情景和汉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都表示“焦急而狼狈”,翻译时更换了形象,更利于读者的理解。

       有些习语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而只能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如“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不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会一目了然: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这种情况在源于典故的习语中较常见。如Achilles' heel若直译为“阿基里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的弱点”更恰当。

       又如:the dog that will fetch a bone will carry a bone在译成汉语时,其中的字面形象dog、bone都不能直译,只能舍弃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译出隐含意义:“你说别人的坏话,别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同类的例子还有fight like cat and dog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虽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但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We still love each other very much, but we fight like cat and dog可译为:“我们常吵吵闹闹,但仍很恩爱。”

       3、还有一些习语,其中的形象直译后虽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译文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以下译文形象生动,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m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 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 --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You can't make your horse work without feeding her.)

       4、其它

       英汉习语中有一些属“貌合神离”,字面意义相同,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却相去甚远,不能互译。如laugh off one's head和“笑掉大牙”,前者指to laugh in an extreme way, or beyond reasonable limits;而汉语“笑掉大牙”却是“看笑话”的意思。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和“令人发指”,前者含义是看到或听到某些可怕的事物而十分害怕,而后者的意思为“令人非常愤怒”。

       有些习语含有褒贬义,翻译时不可随意对应。如:把“雨后春笋”与like mushrooms相对应是不合适的,前者指好的事物大量出现,且有很强的生命力,而英语中的mushroom往往同时含有“生长迅速、灭亡消失也迅速”的意思。

(来源:catti.net.cn)

     1   2  


Print E-mail Bookmark and Share

Go to Forum >>0 Comments

No comments.

Add your comments...

  • User Name Required
  • Your Comment
  • Racist, abusive and off-topic comments may be removed by the moderator.
热点词库
- 翻译英语习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英汉习语比较
- 习语的译法(下)
- 习语的译法(上)
- 翻译习语不要想当然
Chinglish 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