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红霞
美国总统大选第三轮,也是最后一轮辩论于当地时间10月22日晚间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市的林恩大学正式举行,辩论主题聚焦外交政策。 |
最后一场美国大选辩论在各种期待、猜测和评论中结束了。这场辩论是外交政策专场。人们似乎期待奥巴马和罗姆尼看待外部世界应该有所不同,但是最后发现,很难总结二者有什么不同,在很多辩题上,二者殊途同归,中国议题应该是很好的例子。
当中国成为美国国内的话题时,中国人很容易认为,美国在聚焦中国。今天的辩论议题在辩论开始前已经在各大媒体列出了,中国是最后的议题,绝对不是排在第一位的议题。可是,各种中文媒体的标题却浓眉大眼地在标题中将中国问题突出,给人感觉似乎整个晚上的辩论都是针对中国的,不仅吊足读者的胃口,也吊紧了中国人的心。以前每次大选提到中国,总给人一种美国对中国非常强硬的印象。真实的辩论是这样吗?
说实话,两位候选人辩论到中间的时候,很多观众已经开始感觉厌倦了——根本没什么新意。我眼睛盯着屏幕,其实瞌睡着呢。只有主持人提到中国议题的时候,一下子清醒了。逐字逐句地听两位候选人“论”中国。可是,听来听去,觉得两人对中国的政策取向没啥区别。奥巴马说,我希望和中国建立比较好的关系,中国可以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但是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规则。我们和中国以外的国家组建贸易关系,目的是让中国能够有一些压力,知道必须要去遵守国际贸易的原则。罗姆尼说,我们不希望成为中国的反对国家,希望能够和中国关系好,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合作,当然我们要让中国负起责任,中国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
这辩来辩去,不都是一个意思吗?中国不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当然,中国必须遵守美国承认的国际规则。这些政策基点都被嚼过无数次了。
其实,我们更应该理解清楚他们对中国政策背后的国内因素。无论是贸易问题,还是汇率问题,归根结底,美国想要的结果并不是搞坏中国,而是能够让美国获利,并且能够帮助美国创造就业机会。这与迫使伊朗放弃核武器和阿萨德下台的政策很不同。
辩论的最后归宿还是要解决美国国内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就业问题。今天两位候选人还是不止一次地提到美国的失业情况。无论谁当选,这种状态的继续对这个国家而言,都不是好的状态。增加就业机会是当务之急。第二是降低赤字。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政府的赤字却在增加。这对美国而言,堪称是一种煎熬。减税、削减开支、撤军这一切国内外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赤字。美国的确意识到,他们借的钱太多了!这样借债度日很难维护固有的领导力和实力。
所以,理解中美关系,还要看全局才能解剖其复杂性,化繁为简,不然,带着放大镜只盯片面,恐怕这对两国都不利。
Go to Forum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