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视力障碍者在“红丹丹心目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听书。 |
2012年12月的一天,气温骤降到零下9度。清冷的北京市鼓楼西大街上,一个普通小院的二楼里,30平方米的小屋被分割成4个三到五平米的录音间。或苍老或稚嫩,或平和或急促的朗读声,在每一个隔间里响起。
志愿者的录音棚
早上9点钟,一些录音间的门上已经挂上“正在录音”的牌子。拉上厚厚的隔音窗帘,面对录音的电脑,手边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汉语词典,脚畔卧着个小型取暖器,戴上耳机,翻开提前准备好的一本书,“朗读者”刘孟春开始“读书”。
其实,刘孟春也是一个视力障碍者。因为患有先天性白化病,她的视力只有0.1,而且由于畏光,她不能戴眼镜。
刘孟春是“红丹丹心目图书馆”的全职志愿者,这个机构致力于为盲人录制、分享图书。工作之余,刘孟春也会充当朗读者的角色,用微弱的视力,把文字变成声音,为盲人服务。
这段日子,她读的是本意大利童话《电话里的作品》,她把脸紧紧地贴在书上,才能看清那一个个小字。
录音间外,一个狭小的过道,连着一扇通向外面的毛玻璃门。门外,青灰的石瓦屋檐和冬天枯瘦的树枝定格成一幅水墨画,毛玻璃上写着这样的话:留下你永不消失的声音——
当你在欣赏一本好的书,用眼睛走近知识的海洋、欣赏无尽的美景的时候,当你在视觉的伴随下享受每一个生活细节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还有那么一群人要依赖听觉和触摸来了解世界。你有没有想到你的声音能够永远留存,并且展现永久的画面……
楼下,挂着“心目图书馆”门牌的小阅览室里,盲人肖焕义坐在窗前,双手扶着桌前一个固定电话大小的“听书机”,歪着头、凝神接收里面传出的声音。这天,他听的是《北京不向北》,“一本商战小说,名字倒真怪。”阅览室隔壁的小制作间内,几个中学生正戴着耳机听音频,校对录好的有声图书。
时不时,会有人推开阅览室的门进来瞧瞧。肖焕义听着声音就知道是谁,“可可,帮我倒杯水来”,一口京腔。
可可也是“红丹丹心目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负责招募朗读者和校对。
朗读者们并不是专业播音员,难免有有丢字落字、读音有误、或读错了句子串了行重读几遍的。一本书几百页,朗读者每次读上二三十页,形成一个音频,再由校对志愿者听一遍,标出错误。下回,朗读者录新的章节前,要先对需要校对的部分进行补录,再由其他志愿者进行编辑。
一年前,红丹丹心目图书馆正式挂牌并对外招募志愿者。一年多来,有声图书馆对几千位志愿者进行过培训,沉淀下来近百位稳定的志愿者,已经录制、编校和制作完成130多部 Daisy格式有声图书光盘,这种特殊的格式可以使用配套的听书机翻页、点播和加书签。录制的图书中,其中既有《活着》、《京华烟云》、《金陵十三钗》等经典小说,也有《不抱怨的世界》、《遇见未知的自己》、《山楂树之恋》等畅销新书,还有播音、法律类的专业教材。
这些全部是由志愿者们抽空完成的有声图书资源。有的志愿者会定期到红丹丹的录音间来录书,还有人在家里完成录制。
读录完一本书,平均需要两到三个月,而对其进行校对和编辑制作,又需要两三个月。
志愿者们被要求,封面、插图、索引、出版信息、页码,明眼人能看到的信息,都要朗读或描述出来。
“我们没有权利决定盲人需要什么,而是应该把我们能提供的都提供出来让他去选择。给盲人主动选择的权利,才是给他们真正的尊严,才能让他们和我们平等分享社会文化产品。”红丹丹创办人郑晓洁说出了心目图书馆存在的初衷。
Go to Forum >>0 Comment(s)